川藏線景點之香格里拉大環線17日自駕游
作者:admin | 發布時間:2015-11-10 | 瀏覽: 次
第1天:成都---雅安---海螺溝(360KM行車約6小時)飲食:不含 住宿:交通:汽車
成都出發經成雅高速公路抵達雨城雅安,雅安有“三絕”,全國享有盛名:雅雨、雅魚和雅女。外地人來雅安,都要感受雅安三絕:淋雅雨,吃雅魚,看雅女。 “從因果關系來說,是雅雨造就了雅魚和雅女。”因為雨多,所以雅安的河流眾多,水質很好,基本上沒受什么污染,所以河里生長的魚味道很美;同樣因為雨多,所以雅安的日照相應較少,而且空氣濕潤,對人的肌膚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因此雅女個個膚色白?,長得很美。 沿秀美青衣江直至巍巍二郎山。
二郎山在天全縣城西50公里處,海拔3437米。每年五月,大小杜鵑盛開,紅、蘭、紫、白交相輝映,此間不時飛來飛去的高原彩蝶使她顯得更加絢麗多彩。二郎山有一觀景臺,實際上是一片懸崖,中間夾一溝,對面冰峰層疊,應為上古冰川的尾端,莊嚴、靜穆、沉吟不語。二郎山的風景是異樣的:青衣江的濤聲,溪溝兩邊的泉聲,茂密的松林,不時飄過的幾片白云。1940年,畫家張大千、葉淺予曾到此寫 生。50年代,一曲《二郎山》唱遍全國,從此二郎山聞名于世。
磨西古稱磨西面,原系氐人后裔磨些人聚居地,始于漢代的磨崗嶺古道使磨西成為川藏通道上的繁華重鎮。現磨西鎮內保留有較完整的老鎮古街區,為清末民初民居古建筑群,走在青石板鋪就的老路上,仿佛回到了從前。紅軍長征時,毛澤東也在磨西住過,現有毛澤東舊居和天主教堂等文物古跡,保存完好。 磨西古鎮雖經歲月滄桑,人們從它眾多的明清古建筑中也能窺探出其久遠的歷史痕跡。舊有的中國式建筑依舊保存著那份凝重,而其中一座法國傳教士修建的哥特式教堂,它所傳出的禮拜禱告鐘聲已回響了一個世紀。中西文化的交融給古鎮增添了另外一番情趣。
第2天:海螺溝---康定---新都橋(170KM行車約5小時)飲食:不含 住宿:交通:汽車
海螺溝冰川原始森林公園,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境內,發源于蜀山之王——貢嘎山東坡一條冰融河谷,自西南向東北注入大渡河支流磨西河,溝長30.7公里,面積220平方公里,它聚集了自然界冰川、高山雪峰、沸熱溫冷泉、原始森林,野生動植物、花卉中草藥精品。它正以其獨有的魅力迎接中外旅游者。海螺溝的特色之一,遠望終年積雪不化的貢嘎 雪山,氣勢恢宏,令人“肅然起敬”。特色之二是世界上冰川大都位于海 拔較高處,然在海螺溝海拔較低處就能望見冰川從高峻的峽谷 鋪瀉而下。那舉世無雙的大冰瀑布,高1000多米,寬1000多米, 比貴州黃果樹瀑布大上10倍,令人過目即終身難忘。特色之三 是在這冰天雪地的冰川世界里,竟有一股水溫高達90℃的沸泉! 游人可在冰川上洗溫泉浴,可稱得上是世界奇觀。海螺溝主要景點:貢嘎雪山、金銀山、原始森林、海螺溝溫泉、城門洞、冰塔林、水海子、冰瀑布觀景臺、大冰瀑布、冰川舌、雪粒盆等(注:海螺溝門票80觀光車55索道160溫泉65)
下午繼續我們的歷程,經陰陽兩重天后到達大渡河谷(川西最大最深峽谷)在大度河上的瀘定橋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兒時的課本上就知道的十二條大鐵鏈是個什么模樣呢?沒有木板又在黑夜,前有槍林彈雨后有追兵無數,如此險要之地紅軍是怎樣通過的呢?。。。
第3天:新都橋---理塘---稻城(380KM行車約9小時)飲食:不含 住宿:交通:汽車
新都橋鎮又叫東俄羅,是川藏南、北線的分路口,比較繁榮。從新都橋鎮開始口味漸漸以藏式為主,蔬菜完全靠內地輸入,而藏式口味的糌粑,面粉,青稞, 酥油茶,牛羊肉隨處可見。新都橋鎮并不大,從鎮上看景色也很一般,“攝影天堂”指稱應該是指折多山-新都橋鎮之間的地段。風景確實非常壯觀,是光與影的交匯,是現實與油畫的重疊。
雅江,藏語名“亞曲喀”,即“河口”之意。因系雅礱江重要渡口之一,清軍曾設汛守備,置縣時也曾以河口命名,后更名雅江,是其縣治所處位置在雅礱江邊而得名。縣城坐落在雅礱江畔的山坡之上,城區的一條主街兩邊擠滿了商店和各類機關。因縣城坡度較斜,就算是在一個單位內往往都有上百的階經雅江前往世界高城理塘(H4010米),途經剪子灣山(H4659米)、卡子拉山(H4718米)后翻越高爾寺山,再觀美麗的無量河風光后翻越兔兒山風景區、海子山自然保護區(H4500—5030米,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體遺跡)。經桑堆(著名的紅草灘所在地),朝拜奔波寺(白教寺院)直達心中的香格里拉—稻城縣城。
理塘:藏語叫“勒通”,意為平坦如銅鏡似的草原。自古便是茶馬互市的重鎮,商賈云集,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十八世紀,一位行吟詩人倉央嘉措,用他美妙的筆調,把理塘喻為潔白仙鶴向往和迷戀的地方,“潔白的仙鶴啊,請把雙翅借給我。不飛遙遠的地方,僅到理塘轉一轉,就飛回來……”從此,這曲扣人心弦的情歌,劃破無邊的歲月,走出季節,穿越時空。享有“草原明珠”之稱的理塘,地處四川省西部,甘孜州西南部。川藏公路南線橫穿縣城,理(塘)鄉(城)至云南的公路也從這里開始。縣內居住著藏、漢、回、彝、土家、納西、苗、羌等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多數,是康巴藏民族的聚居地。四千多米的海拔亦使它享有“世界高城”之稱,縣城比西藏拉薩還要高300多米。
桑堆小鎮:風景綺麗,公路沿線牧場開闊平展,河流平緩如鏡;遙望遠處,山巒起伏,氣象萬千。村落、牧人、牛羊散落其間,寧靜安詳。公元1144年前,一世噶瑪巴-都松欽巴 覺悟贊譽:"我走遍藏區,來到此地。這里風景秀美,牧草豐茂,六畜興旺,佛光普照。我愿在此修建寺廟成就功德。"
第4天:稻城---亞丁一日游(113KM行車約2小時)飲食:不含 住宿:交通:汽車
一大早從由稻城前往亞丁自然保護區,(騎馬游覽亞丁風景區)順貢嘎銀溝前往朝覲仙乃日神山(意為觀世音菩薩H6023米),眺夏諾多吉神山(意為金剛手菩薩,H5958米),央邁勇神山(意為文殊菩薩,H5958米),觀賞野生植物、高山雪山、森林、冰川、湖泊、河流,體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然妙趣。讓神山圣水與心共呤,盡情沉醉在夢幻之地。
俄絨措(牛奶海):古冰川湖,狀如水滴,面積0.5公頃,四周雪山環繞,湖水清瑩碧藍,山止成瀑,以其玲瓏秀雅水色翠藍而著名,俄絨措上方有大片的冰川,傳說是能治愈聾啞怪病的圣湖。五色海就像一面魔鏡,兩面都彌漫著煙霧,仿佛所有的真理都在這變化的后面若隱若現。淺的明亮,深的深邃,五色海展現出各種各樣的藍色。風乍起,各種藍色不斷的快速變換,神秘莫測。雪山倒影湖面,呈現奇幻的色彩。相傳高僧在尋找轉世靈童的時候,就回來到五色海,根據五色海顏色的變幻來判定靈童的方位。“仙乃日”懷里的五色海永遠是一個神氣的傳說。沿途觀萬畝楊樹林,賞赤土河谷迷人風光及世外桃源般藏式建筑村寨,朝拜貢嘎郎吉嶺寺,前往亞丁村。此日可觀仙乃日神山,可欣賞到純樸、自然、美麗的香格里拉-稻城亞丁的真正美貌。抵達后可徒步朝拜神山古寺貢嘎沖古寺,轉千年嘛呢堆拜卓瑪拉措神湖(珍珠海)
第5天:亞丁---稻城---鄉城 (250KM行車約5小時)飲食:不含 住宿:交通:汽車
當日起床后可欣賞亞丁村晨景,一片炊煙裊裊的鄉村景色,一派原始懵懂的“世外桃園”,也難怪約瑟夫.洛克(1884—1962)美籍奧地利植物學家、地理學者和人類學家會在1922年——1949年的27年間,一直在這一帶生活。也是他成就了聞名全球的---香格里拉。懷著對亞丁不舍的情結,也懷著對整個大香格里拉的向往,我們起程出發。
鄉城(香巴拉),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素有“甘孜州的南大門”、“康巴江南”的美稱。鄉城南與云南“香格里拉”(中甸)接壤,東與稻城縣亞丁自然保護區為鄰,西靠巴塘、得榮(太陽谷景區)兩縣,北連世界高城理塘縣,處于大理——麗江——中甸——稻城、理塘——康定這條黃金旅游線的中段。在鄉城居住的人口中,藏族22263人,漢族1365人,余為蒙古、回、苗、彝等民族。鄉城是藏語“卡稱”的漢語音譯,意為“手中佛珠”。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鄉城境內的三條河像一條絲線,把坐落在兩岸的村寨串連在一起,猶如一串串佛珠。 這一路的沿途風光很不錯喲.
第6天:鄉城---得榮---奔子欄(261KM行車約6小時間)飲食:不含 住宿:交通:汽車
得榮縣是甘孜州的南大門,全縣輻員2869平方公里,全縣有2.5萬人口,藏族為主體民族,占97%,另外還有漢族、納西族。縣城海拔2309米。得榮縣東與云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縣相接,西南與云南德欽縣隔江相望,北同巴塘、鄉城二縣相鄰。東高西低的地形,構成了獨特的河谷自然景觀。境內山川交錯,山巒起伏,金沙江及其支流定曲、瑪曲、許曲、崗曲一江四河縱貫全境,光熱充足,是典型的河谷亞熱帶氣候。得榮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各類資源十分富集。得榮人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勤勞智慧,樸實憨厚。今天的得榮藏族源流是當地土著、公元七世紀吐蕃帝國藏王松贊干布統一雪域高原時,從今天的西藏自治區的阿里、江孜、貢布江達等地來的吐蕃人以及公元1451—1509年間,云南納西王斯朗繞登向康南各地軍事擴張 時隨軍的納西人三部分構成。因此,得榮至今仍保留著獨具地域風貌的語言、服飾、飲食、文化等構成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由于交通閉塞,農牧民也一直沿襲著古老的耕種與生活方式。過去的得榮“美在深閨人未識”,今天的得榮被譽為“中國西部的太陽谷”。
“奔子欄”,藏語的意思是“美麗的沙壩”。奔子欄地處金沙江西岸,區位獨特,奔子欄以上的金沙江怒濤滾滾,洶涌奔流,以下一段江面則豁然開闊,江水平靜。奔子欄從古到今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奔子欄渡口為滇藏“茶馬古道”上有名的古渡口,也是“茶馬古道”由滇西北進入西藏或四川的咽喉之地。從這兒往西北行即可進入西藏逆江北上,即是四川的德榮、巴塘;沿金沙江而下,就是維西、大理;往東南走,則是香格里拉縣及麗江。地處這樣的位置,奔子欄就自然而然成了交通的重要通道。清政府曾在此設渡口,并設汛駐兵。如今,在奔子欄已修建了橫跨金沙江的公路橋——“伏龍橋”,使兩岸人民溝通往來方便不少,同時,也為今天的交通運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這里的民族節日也很特別。藏歷新年并不盛行,而是與漢族一起過春節。與漢族春節不相同的是,除夕之夜,人們圍著點燃的篝火,喝著青稞酒,跳起弦子舞、鍋莊舞,直至東方既白。總之,各種節慶活動中,漢族、藏族、納西族等各民族文化,以及佛教、東巴教、自然崇拜、敬神活動等宗教內容的東西與民族習俗綜合在一起,形成了茶馬古道上文化的一大特色——多元文化的交融。這就是茶馬古道的文化,也是小鎮奔子欄的獨特之處
第7天:奔欄子---德欽---明永冰川---飛來寺(180KM行車約5小時)飲食:不含 住宿:交通:汽車
在橫斷山脈的高山峽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帶的叢林草莽之中,綿延盤旋著一條神秘的古道,這就是世界上地勢最高的文明文化傳播古道之一的“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起源于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因康藏屬高寒地區,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區,需要攝入含熱量高的脂肪,但沒有蔬菜,糌粑又燥熱,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不易分解,而茶葉既能夠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熱,故藏民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習慣,但藏區不產茶。而在內地,民間役使和軍隊征戰都需要大量的騾馬,但供不應求,而藏區和川、滇邊地則產良馬。于是,具有互補性的茶和馬的交易即“茶馬互市”便應運而生。這樣,藏區和川、滇邊地出產的騾馬、毛皮、藥材等和川滇及內地出產的茶葉、布匹、鹽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橫斷山區的高山深谷間南來北往,流動不息,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日趨繁榮,形成一條延續至今的“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中的滇、藏路線是:中甸---德欽---拉薩。到達拉薩的茶葉,還經喜瑪拉雅山口運往印度加爾各達,大量行銷歐亞,使得它逐漸成為一條國際大通道。這條國際大通道,在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師宗飛來寺位于該縣龍慶鄉豆漁村東南面的正乙山上,坐東南朝西北,居高臨下,俯視著山川原野。 該寺曾毀于清朝皇太極二年,嘉慶八年重修。飛來寺分前殿、中殿、大殿,呈從低層向高層而上之勢。大殿高約三丈,氣勢宏偉壯觀。最為奇特的是后檐墻不用一磚,而是鑿開石崖依托山壁而建。高聳的石崖似一把天然巨傘,遮掩住大殿的后半部分,別具風采。佛龕依石壁開鑿,高約丈余,內塑觀音像,栩栩如生。大殿的前半部分為木質構造,柱子合抱難圍,高大雄偉。數百根方形椽條揉成半圓,建成走廊上的穹頂。仰面一望,幽深而神秘。前殿側面有兩棵梧桐,枝繁葉茂,把佛家凈土襯托得超凡脫俗。
飛來寺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據當地群眾介紹,建造時有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寺址原選在距現址兩公里以外的地方。全部用料備齊后,正準備破土動工的頭天晚上,柱、梁等主要用料不翼而飛。住持和尚急忙派人四處尋找。當來到現址時,發現柱梁按規格豎好,但卻無大殿的后梁后柱,人們驚奇萬分。住持吟哦片刻,說道:“哦,這是我佛旨意,不可違矣”。于是,把寺建于現址,并因校梁是飛來自立,遂將其命名為“飛來寺”。
飛來寺---梅里雪山---西當溫泉(徒步來回雨崩一般要3天時間)
第8天:飛來寺—中甸(香格里拉) (189KM行車約5小時)飲食:不含 住宿:交通:汽車
中甸是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首府,位于滇、川、藏三省區交界處。那里有澄碧的藍天、漫山開放的杜鵑和神秘幽靜的藏傳佛教寺院,遠處的雪山熠熠生輝。幾年以前,迪慶州的有心人驚訝地發現,他們生活著的這片寧靜的地域竟然與《消失的地平線》一書中描繪的“香格里拉”驚人地相似,莫非詹姆斯•希爾頓小說中的景物就是以迪慶為背景的?于是,香格里拉就成了迪慶的新稱謂,吸引著國內外好奇的游客不辭勞頓接踵而至。
美國作家希爾頓的《消失的地平線》出版于1933年,書中展現了一塊永恒寧靜的土地,雪峰峽谷、廟宇深邃、森林環繞、牛羊成群。在中甸的藏語里,“香格里拉”意為“心中的日月”,代表著藏民向往的理想境界。《不列顛文學家辭典》對希爾頓的作品給予了特別的稱贊,說他的功績是創造了——或許是根據中國云南西北部的一個地名譯出了“香格里拉”這一奇異名詞,“香格里拉”是人間樂園和世外桃源的代名詞,以其夢幻般的語言色彩和虛無縹緲的神奇魅力蜚聲全球。“碧塔海”:是藏語,意思是“象牛毛氈一樣柔軟的海”。
碧塔海自然保護區距離香格里拉縣城32公里,海拔約3539米。湖面東西長約3000米,南北平均寬700米。該湖從地質原理上說是斷層構造湖。這里的保護植物以長袍冷杉和云杉為主,蓄積量達230多萬立方米。 (到碧塔海去可以在所住賓館包車前往,也可在香格里拉縣客車站購票,票價約20元。但由于公路只通25公里,剩下7公里須騎馬或步行,每匹馬的租金約20元。湖面上漂浮著成片生長、厚達50厘米的草排,草排上又生長著眾多植物,形成一個個流動的水生植物世界。)
白水臺:在中旬三壩白地峽谷西端的雪山腳下,距中旬縣城103公里。這里的景觀很奇異,在數里外看,似一片雪白的大瀑布從天而降;再走近看,大瀑布則變成凝固的乳白色崖漿,走到品巨前看,則又變成“玉泉銀臺”,這就是著名的“仙人造田”白水臺。它是中國最大的華泉臺地,占地面積約為3平方公里。
第9天:中甸一虎跳峽(176KM)飲食:不含 住宿:交通:汽車
虎跳峽位于中甸東南部,距中甸縣城105公里,距長江第一灣35公里,分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3段,共18處險灘。江面最窄處僅30余米,江水被玉龍、哈巴兩大雪山所挾峙,海拔高差3900多米,峽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虎跳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峽谷,以奇險雄壯著稱于世。從虎跳峽鎮過沖江河洞哈巴雪山山麓順江而下,即可進入峽谷。上虎跳距虎跳峽鎮9公里,是整個峽谷中最窄的一段,峽寬僅叨余米,江心石:一個13米高的大石—一虎跳石,巨石猶如孤峰突起,屹然獨尊,江流與巨石相互搏擊,山轟谷鳴,氣勢非凡。
金沙江從石鼓突然急轉北流約40公里后,在中甸縣橋頭鎮闖進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間,穿山削巖,劈出了一個世界上最深、最窄、最險的大峽谷——虎跳峽。江水在約30公里長的峽谷中,跌落了213米,金沙江在這里展示了一種不可阻擋的英雄氣概。虎跳峽峽口海拔1800米;南岸的玉龍雪山海拔5596米,臨峽一側山體陡峭,幾乎是絕壁,無路可尋;北岸的哈巴雪山海拔5386米,臨峽一側山坡稍緩,這一側有一條簡易的碎石公路,貫通全峽,公路上方還有一條步行小路。
峽有兩種選擇:一種可借助汽車游看重點,省力快捷;另一種則是徒步穿越,可徒步走哈巴雪山小路,也可徒步走碎石公路,身體力行的品味虎跳峽之美。上虎跳最重要的景觀是“峽口”和“虎跳石”,中虎跳是“滿天星”和“一線天”,下虎跳是“高峽出平湖”和“大具”。另外還可把虎跳的景觀分為峽景和山景,以上說的上、中、下虎跳之景都是峽景,主要在峽谷左側山腰的碎石公路一線觀賞;山景是指徒步哈巴雪山看到的景觀,主要在步行小路和翻越哈巴山至中甸白水臺的途中觀賞。 虎跳峽鎮有很多旅店,不用擔心住的問題。
第10天:虎跳峽---麗江(約100KM)飲食:不含 住宿:交通:汽車
下午從虎跳峽出發,經過約3小時就能到達麗江,麗江古城文物古跡眾多,文化蘊含豐厚獨特,是我國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風格的古代城鎮。1986年國務院公布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聯合國教文組織正式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清單,成為全國首批受人類共同承擔保護責任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市;2001年10月,被評為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2002年,榮登“中國最令人向往的10個城市”行列。
第11天:麗江一日游飲食:不含 住宿:交通:汽車
具有800多年歷史的麗江古城,座落在麗江壩子中部,面積約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是元代麗江路宣撫司,明代麗江軍民府和清代麗江府駐地。
麗江古城選址獨特,布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圍自然環境,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東面和南面與開闊坪壩自然相連,既避開了西北寒風,又朝向東南光源,形成坐靠西北,放眼東南的整體格局。發源于城北象山腳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無數支流,穿街繞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門前繞水流,戶戶屋后垂楊柳”的詩畫圖。街道不拘于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臨渠,300多座古石橋與河水、綠樹、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極具高原水鄉古樹、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學意韻,被譽為“東方威尼斯”、“高原姑蘇”。充分利用城內涌泉修建的多座“三眼井”,上池飲用,中塘洗菜,下流漂衣,是納西族先民智慧的象征,是當地民眾利用水資源的典范杰作,充分體現隊與自然和諧統一。城中的木氏土司衙署則呈現出一派“宮室之麗,擬于王者”的非凡景象。古城心臟四方街明清時已是滇西北商貿樞紐,是茶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
四方街以彩石鋪地,清水洗街,日中為市,薄暮滌場的獨特街景而聞名遐邇。其四周6條五彩花石街依山隨勢,輻射開去,街巷相連。四通八達,交通極為便利。置身其中,令人仿佛步入了“清明上河圖”的繁華景象。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角樓”式的瓦屋樓房鱗次櫛比,既突出結構布局,又追求雕繪裝飾,外拙內秀,玲瓏清巧,被中外建筑專家譽為“民居博物館”。更值得一提的是,古城居民素來喜愛種植花木培植盆景,使古城享有“麗郡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飛花”的美譽。
第12天:麗江---玉龍雪山---麗江(約30KM)飲食:不含 住宿:交通:汽車
麗江到玉龍雪山很近,約30公里,建議行程“麗江古城--大索道--甘海子(或者是云杉坪、牦牛坪)--白水河--玉水寨--東巴神園--麗江古城” 玉龍雪山它是動植物的寶庫,主要經濟動物有60多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衡動物有滇金絲猴、云豹、金貓、雪豹、藏馬雞、綠尾梢虹雉、穿山甲、小熊貓、大小靈貓、白腹錦雞,血雉白鷴等;有藻類植物31科196種,地衣植物17科20多種,苔蘚植物有苔類45種、蘚類130種,蕨類植物220種,種子植物145科3200余種;是云南省著名的園藝類觀賞植物的主要產地,有報春花60多種、杜鵑花50多種、蘭花70多種。是我國植物標本的集中產地,有天然高山動植物園和現代冰川博物館之稱。
玉龍雪山是納西族及麗江各族人民心目中的一座神圣之山,納西族的保護神“三朵”,就是玉龍雪山的化身。藏在雪山深處的云杉坪,海拔3365米,納西語稱“吾魯游翠閣”,意為“玉龍山中的殉情之地”,是納西族神話傳說中“玉龍第三國”的男女青年殉情處。雪峰拱衛,密林環繞,草甸舒緩,極具神奇色彩。玉龍雪山峰森林茂密,泉潭眾多,主要景點有玉柱擎天,玉湖倒影,冰塔林,云杉坪,干河壩,牦牛坪, 臥鹿坪,螞蟥壩,古冰川槽遺跡,綠雪坪等奇麗景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現已有空中索道直達,往返票價約35元。此外,在海拔4500米處,延升旅游大索道已建好并正在建高山滑雪場。
【費用參考】
1、大索道160元+20元環保車費
2、玉水寨50元
3、東巴神園20元
4、上玉龍雪山得買80元古城維護費+80元進山費
第13天:麗江---瀘沽湖(新路約130KM行程約4小時)飲食:不含 住宿:交通:汽車
瀘沽湖位于滇西北高原川滇交界處,湖面面積48.45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約45米,湖面海拔2685米,深度在云南省排第二位。整個湖泊狀若馬蹄,南北長而東西窄,形如曲勁葫蘆,故名瀘沽湖。在湖光山色之間,生活著國內外罕見的延續母系氏族特點的摩梭人,獨特的“阿夏”婚姻,自然原始的民俗風情,為這片古老的土地染上一層神秘而美麗的色彩,被稱為“神奇的東方女兒國”。
第14天:云南瀘沽湖---四川瀘沽湖(約80KM,云南段路況不好)飲食:不含 住宿:交通:汽車
乘摩梭人獨特的交通工具豬槽船,感受云南一地的風土人情,到云南洛水感受云南洛水摩梭人風土人情,進行摩梭家訪,感受摩梭人大家庭的氛圍.。然后從云南瀘沽湖到達四川瀘沽湖段(目前路況還比較差,越野車能通行。)
瀘沽湖不單單有罕見的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而且還有幽深、清透、寬闊的瀘沽湖水。瀘沽湖的旅游開發不但給云南帶來聲譽,而且給祖祖輩輩原始、落后的摩梭人帶來現代文明和財富。令人遺憾的是,這泓迷人的湖水有2/3在四川,環湖1個18摩梭村寨有17個都在四川瀘沽湖邊并且還有云南瀘沽湖境內沒有的一萬畝草海等等。
如果兩邊都去過,就會得出無可爭議的答案:四川瀘沽湖更具魅力。四川這邊原始風情濃,吃住玩要便宜得多。從摩梭婚俗到摩梭飲食都具有原味,并且會始終保持下去。湖光草海攝影天堂四川瀘沽湖不但看上去美,而且非常適合攝影。這里湖面寬闊,很少陰天,水中有輕舟閃動,水邊有女兒放歌,岸邊有木屋炊煙,尤其是萬畝草海春為青綠,夏為濃綠,秋為火紅,冬為金黃。
第15天:瀘沽湖---西昌 (約270KM行車5小時左右)飲食:不含 住宿:交通:汽車
從西昌瀘沽湖出發離開瀘沽湖女兒國,途經途經蘋果之鄉——鹽源縣。遠觀萬畝果園,欣賞大涼山風光和金沙江上游飛播林,來到衛星發射基地西昌。西昌迄今已是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已被四川省列為省級文化名城)。同時,由于海拔、氣溫、日照、經緯度等條件好,加之大氣中懸浮物質少,空氣透明度大,所以月亮光亮圓大,故西昌又有“月城”之美譽。
第16天:西昌一日游飲食:不含 住宿:交通:汽車 建議行程A(約65KM)
西昌早餐后前往具有東方休斯頓之稱的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可參觀發射塔架、科技公園、火箭廠房,奔月樓)讓您深切的感受科技所給您帶來的飛躍享受;午餐后前往游覽4A級景區川南勝境瀘山,徒步依次登光福寺、蒙段祠、三教庵、祖師殿、觀音閣、王母殿、玉皇殿、青羊宮、五祖庵等10多座古剎道觀。這些古剎道觀分別分布在蒼松翠柏之中,為儒、道、佛三教所有。他們互不干擾,在全國實屬罕見。
建議行程B(約5KM):可游川南勝境——瀘山;游覽全國唯一的奴隸社會博物館,了解涼山彝族的生活習俗及傳統文化,游覽四川第二大淡水湖泊—邛海,享受西昌日光浴,感受邛海瀘山的松、風、水、月。蕩舟邛海,品嘗邛海烤魚、烤蝦等燒烤系列。
第17天:西昌---成都(約541公里行車約10小時)飲食:不含 住宿:交通:汽車
告別西昌,開車前往成都,結束“身體在地獄眼睛在天堂”的愉快旅程。
所有的住都不用擔心,高低檔次都有!
【費用費用包含】
用車:三菱帕杰羅、陸霸越野車、豐田4500越野車 ;三菱帕杰羅豪華V73越野車
保險:旅行社責任險和購買最高賠償50萬元/人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請注意本保險不含財產險,請保管好自己的財物。
導游:小車司機兼導游,擔供隨叫隨停服務;(我社可提供藏族或漢族優秀中文導游服務,費用另計);
【費用不含】
【門票】全程不含門票
【餐費】不含全程用餐(司機與游客一同用餐)
【住宿】不含全程住宿(司機住由游客承擔)
【交通】航空票、火車票我社可以代買
【其他】自費娛樂項目及私人費用(如電話,洗衣,娛樂,藥品等)。
- 相關閱讀: